打貓新聞社的謝幕宣言

國立中正大學打貓新聞社已倒社於舞台上謝幕。雖然如此,但我們仍對它充滿感情。在此希望前輩們回籠,大家各自貢獻手上有的資料,讓打貓新聞社能有個好的謝幕。




ps:意者請於首頁[置頂]的第一篇文章中留言並留下Gmail帳號



----

2000年3月24日 星期五

Y2K-03-24 【打貓電子報】全文版-2

╭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╮
       Y2K-03-24 【打貓電子報】全文版
╰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╯
   --- http://www.ccunix.ccu.edu.tw/~clubnews/ ---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  再補一篇,因為這一篇有點長說....!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
*【書評】從歷史看領導--嘉仁
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

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從歷史看領導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
《書名》從歷史看領導
《作者》許倬雲

  首先從儒家與法家的差別談起,他們兩家對人性的觀察與認知
,使對領導的哲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差距,這是對方法論而言。若從
目的論上探討,法家其實並無目的論可言。從領導的層面來講,一
屬人治、一屬法治,給人一種有人則而無規章必亂、有規章無人不
能自行的感覺。這個意思就是徒具規章制度是枉然的,若無優秀的
繼承人,則所立的規模主張不可接續下去;即使找到了優秀的繼承
人,但不能適應所處的環境,無法發揮長才,而只是做舊有領導人
的延伸卻無自己的創見,也是很可惜的。由此可知,中國歷代政制
中,多是外儒內法,你泥中有我、我泥中有你,沒有任何朝代是絕
對的儒家或法家的。
  接下來講三國形勢、資源以及領導:曹操據中國的核心部分,
劉備據『天府之國』四川、孫權據魚米之鄉的江東。雖然在面積上
不太平衡,但資源分布結合起來,就較為勻稱,因此大家都要爭那
個交接的地方─人文薈萃的荊州。為取得一倍半的力量,故發生了
幾次重要的戰爭,因此三方都採取了一些方法來動員和團結自己的
人力資源。曹操為使地方勢力歸順,一方面給予朝廷名位,令一方
面發展一個相當集中的資源中心,用來接濟各地的不足,使之效忠
;而諸葛亮將入川的荊襄人士、本地的巴蜀豪強、善戰的涼州將領
三個勢力結合成一個非常靈活的組織體,靠著公平的考核、處罰制
度以及諸葛亮對部屬有恩有義的原因之外,他有著一套常任文官制
度,令他們專門做管理、補給、行政事務,絕對不可越權行事,這
剛好是靠著法家的理論;而東吳當地情形與曹操相似,充斥著地方
豪強,孫權用姻親方式來拉攏他們,組成一個很複雜的婚姻網,使
大家都是親戚。不過造成了不講法律的弊病,也形成了相當嚴重的
後遺症。
  後來是各朝政權的基礎,首先是漢代:漢建立在穩定的薦舉制
度上,使得上層與下層能藉著中層有著頗為良好的溝通。二十萬人
要推舉一個孝廉出來,到中央就叫作「郎」,郎的功用是做守衛、
跑差事、做秘書,也要寫針對時政的政論文章給主政者參考,這是
一個選拔到訓練的完整程序;唐代取士用科舉,配合舊時的貴族,
構成一個新的中層,但與漢不同的是,這時在地方上訓練文官。可
惜!地方幹部不能真正理解全國性問題,而中央文官也無法直接了
解基層的困難,這是唐代領導制度的缺失;基本上,宋朝的考試制
度非常公平,教育制度也非常普及,加上經濟力發達,百姓的生活
水準相當不錯。在民間,有不少輔助團體、慈善組織、寺廟、商業
團體、行、會,這種社會多元化,使原本應是純粹政治結構的中層
,擴展成一個複雜、多功能的中層,而多功能互相協助、互相平衡
、互相重疊,使得宋代的中層結構非常獨立,也非常龐大。這時候
的士不僅僅是儒家的學者,也是具有幾個社會性格的人物。最後,
整體地說雖有朝代的遞變,但在社會上是一個中層結構的繼續、擴
散以及周密化。假定有一個健全的企業結構,其中必有一個很完整
的幹部體系,這個體系必須有良好新陳代謝、也必須不只一條管道
傳達訊息,也必定是部門之間聯絡很靈活的,這是中層的重要性,
遠比單單有個上層要重要的多。
  接下來是失敗的教訓:秦代的缺失,就是中層與下層的疏離。
雖然秦國以戰爭打下天下但始終未建立起一個真正的中層。在這一
層,本身不成層次,因此地方政府不能發揮組織的功能,甚至不能
組織部隊平叛,反而是民間下層人士以及六國子孫,吸收了中層裡
散亂的成員,構成了革命的隊伍。所以秦朝雖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
帝國,專業的分工也很好,但因下面沒有社會階層支持,使得就算
有一大批能幹的官吏位居上層,依舊無濟於事;看到東漢來,卻是
上層與中層的斷裂。東漢的上層都被開國功臣的子孫,持續不斷地
以各種不同名稱出來所壟斷。中層因為選拔與訓練混在一起,到最
後到郎要派職務時,就靠高級官員指定,而他們往往指派自己的親
屬,使得雖然政府已有一兩千名郎,但其中最優秀的人才經常不及
選拔、訓練。另外東漢已有龐大的太學、郡學、縣學,但這些人才
是疏離在外的,而學生領袖整天批評這些已經疏離群眾的政府。這
時中層就發生斷裂。但上層又有外戚與宦官的鬥爭,卻又不忘打擊
中層的清流。所以上層與中層的不安,構成了三分之二東漢的不安
;明清的缺失就是中層與下層的斷裂。明初新承大亂之後,民間經
濟、教育大都沒有基礎,因此明朝只好結合各地的有錢人,請他們
當官,委託他們重新建立納稅的制度,後果是錢與糧的結合,造成
大量的中飽私囊。另外科舉的弊病,也助長這股歪風。因為教育不
普及,第一批考上的人立即錄用,連訓練的機會都沒有。這些人既
無學問、又無經驗,但卻擁有權力,極易與地方豪強合流,給後世
一個很壞的榜樣。滿洲人入關大部分制度依照明朝,明代的弊病完
全繼承下來,而清代的外戰不少,中葉後變亂蜂起,在在都要用錢
,導致捐官的情形愈來愈嚴重,金錢與權力的掛勾也更明白地裸露
出來,一字不識的人用五千來買官,就要用六千來保本,因此吏治
愈壞。拿企業來比較,倘若此企業的中層的選拔、升遷、考核是用
關係,而不是靠成績,這個用人事建立的網絡,必使這個公司垮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嘉仁】
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
╭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╮
       版權所有,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
   取消訂閱請至: http://www.ccunix.ccu.edu.tw/~clubnews/
    我有問題: mailto:clubnews@ccunix.ccu.edu.tw
    我要投稿: mailto:clubnews@ccunix.ccu.edu.tw
    BBS討論區:telnet://zoo.twbbs.org  clubnews版
╰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╯

沒有留言: